LOOKBOOK Blog
LOOKBOOK Blog
優惠活動
LOOKBOOK Blog
銷售據點
線上商店

Dr. Martens X 小白兔通訊▐ 貴人點名 -異曲同工的神秘與激情_專訪落差草原WWWW、鱷魚迷幻

落差草原本來就是全球各大音樂節的常客,勇於嘗試各種不同藝術材質的跨域合作,獨特的曲風一直都吸引藝術及音樂的愛好者。鱷魚迷幻的音樂充滿激情,因為參加去年貴人散步音節而加入玉成錄音室的錄音計劃。「發現」就是showcase音樂節的最大樂趣,今年的貴人散步音樂節依然在台南,準備好出門去玩了嗎?


推薦人

九踢文化創辦人、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共同創辦人 洪維寧

 

擁有豐富的國際音樂和網路產業的經驗,曾於荷蘭創辦演唱會聚眾集資網站Gigdiving。多年來與多位台灣及亞洲音樂團隊合作,目前擔任音樂人經紀/ 巡演經紀公司,旨在銜接亞洲和世界音樂市場,並發掘和培養更多亞洲音樂人,也引進更多海外音樂人,讓亞洲音樂市場能更具多樣性。





落差草原 WWWW

 

2010年由一之、唯祥、愛波、阿龍、小白成立的實驗民謠樂團落差草原WWWW,於新專輯《盤》發行前,在Waiting Room舉辦專輯概念前導展。落差草原將《盤》的概念以視覺呈現,企圖以多種媒材呈現專輯的「眾生、共生」概念。


從《太陽升起》、《泥土》到《霧海》、《碎花星辰》,落差草原WWWW(以下簡稱草原)的音樂一直以來都有著與萬物溝通的足跡,《盤》也是以宏觀的角度,去描述一個能夠乘載、容納各種有機無機的生命體的島嶼,「我們有意識的把我們生存的地方,也就是台灣,隱性的放到音樂裡。」一之說。

 

草原的創作常以不同媒材進行,過去曾發行《泥土》詩集,《盤》也是從一些文字開始延伸概念。「有去看展覽的人會知道我們沒有限制,對我們來說歌曲不是只有歌曲,涵蓋了我們對創作的整合」,專輯的起點是由團員寫成的四段詩,分別代表世界的四個大風景,再由剩下的歌曲截取風景的切面。從文字到畫面到音樂,團員間除了感情的緊密和信讓,也透過頻繁的溝通互相交流不同領域的想法,讓專輯的概念逐漸長出包裹著各種意象的媒介。


 


2014年的三牲獻藝,草原接觸到許多台灣民俗和傳統文化,幼年生活在宮廟附近的記憶被召喚,透過理性的觀察,平常在做民俗文化田野調查的阿龍認為「比起日本官方支持的祭典,台灣的廟會文化比較生猛,比較會有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」。因此《盤》雖然是以宏觀的角度觀察世界,卻抱持著感性的眼光感受台灣的生命力,試圖將這座亞熱帶島嶼上流竄的民間能量和自然野性轉化成音樂。

 

草原將台灣民俗精神以西方樂器再現,這幾年也帶著反覆對話的成果參加了利物浦迷幻音樂節、西班牙Primavera Sound Festival、日本Fuji Rock Festival,證明了草原意圖創造的「萬物對話」是能突破語言與國界的。「國外的觀眾都比較直接」,唯祥甚至在利物浦的演出結束後被觀眾親。由於歌曲的長度較長,草原在演出時常常只想用盡時間表演,也為了維持整體的氣氛和歌單的故事性,因此不會在演出中間講話,但這也造成害羞的台灣觀眾與演出者的距離。《盤》的前導展也是基於想與觀眾有更近的互動,草原們會在現場導覽,分享作品的概念。

 

而近年來台灣的藝術展演活動越來越蓬勃,彼此跨界,複合式的展覽方式更加流行,草原認為類型的跨界和混種是好事,但題材脈絡的取用有時會流於表面。阿龍提到近年來流行的本土題材被創作者大量使用,也能看到具有本土素材的作品得獎的比例逐漸升高,「擷取符號很快很簡單,只要有藝術美感就能做的很漂亮,但創作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」。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符號、意象的草原,非常注重素材的引用倫理,當眾生開始注意到四週的美感時,眾聲的出發也必須找尋源頭的意義,對草原來說,任何意象的使用都是有意識的,意義也會因意識而在創作者與觀眾之間延展開來。





快問快答

Q:能不能推薦60-90年代你最喜歡的樂團或專輯呢?

A:周杰倫同名專輯《周杰倫》

 

Q:在音樂或生活上,什麼是你最大的堅持?

A:吃美食

 

Q:心目中最理想或嚮往的音樂時代是?

A:恐龍時代

 

Q;玩音樂讓你得到什麼?

A:認識這個世界的不同面貌

 

Q:時間上有衝突的時候,你怎麼分配音樂與生活?

A:all in 音樂

 

Q:請用一句座右銘,告訴我們你相信什麼。

A:我們都是宇宙的過客

 

Q:最喜歡台北的哪一點?為什麼?

A:捷運很方便,人多口雜八卦滿天飛,空氣以都市來說算好







鱷魚迷幻

 

來自西元前3100年的鱷魚大神崇拜者「鱷魚迷幻」,由主唱兼吉他手郁夫、貝斯手郁允兄弟,以及來自日本的鼓手新道組成。前身是黑膠上將的鱷魚迷幻,玩著台灣少有的正統車庫迷幻,2018年分別發行《Little Calf》和《Ants &Worship》兩張EP,後者也以台灣音樂市場少見的7吋黑膠形式發行。


受到The DoorsJefferson AirplaneThe Ronnettes等人的影響,鱷魚迷幻的音樂和視覺瀰漫著濃濃的60年代迷幻風格。但對鱷魚迷幻來說,「迷幻」在一開始並不是有意識的決定,而是隨手把玩著自己喜愛的東西,並不急著指認他們的分類。住在桃園的鱷魚兄弟(郁夫、郁允)因緣際會在中壢Voice唱片行認識了一群樂友,這時才有人告訴他們「你們的東西很車庫,很迷幻」,鱷魚迷幻才開始往車庫迷幻之路前行。

 

「有些台灣人覺得迷幻是shoegaze,或是後搖,但我們講的是從車庫音樂開始的,比較重藍調形式發揮的迷幻。」因為喜歡迷幻,而對迷幻搖滾的系譜有著深刻考察的郁夫這麼說。來自東京的新道,參與過日本的車庫迷幻場景,雖然新道認為「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在家裡看YouTube,導致地下場景越來越萎縮」,但日本觀眾還是很愛跳舞,反而台灣觀眾比較有距離感。2017年,鱷魚迷幻參加了東京的車庫音樂節,觀眾們從下午跳到清晨,馬拉松一般的音樂節,可以想像在十年前車庫搖滾風靡時的熱潮會有多麼瘋狂。


 


回到台灣的鱷魚迷幻,也期待能給予觀眾更多刺激,一邊試探一邊鼓勵舞台上下的融合。發行黑膠的概念,也是為了讓觀眾知道台灣樂團也能做出這些東西,不只是追求音樂創作,海報與藝術概念,都是產業裡缺一不可的元素,「60年代的迷幻音樂,跟當時的pop art是放在一起的」。樂團整體的設計感,也能讓觀眾更了解鱷魚迷幻想展現的風格和態度。

 

郁夫認為「很多觀眾會排斥喜歡的樂團改變風格」,但「改變」對鱷魚迷幻來說,是為了呈現自己更多元的樣貌。埃及的鱷魚神作為鱷魚迷幻團名的起點,鱷魚迷幻在創作中融合了西塔琴、中東音階等音樂元素,多變而彈性的使用不同素材,讓「鱷魚迷幻展現的迷幻搖滾,有世界音樂變成迷幻搖滾的樣子。」

 

組團以來大部分的創作都是以即興的方式進行,這種不受限制的創作方式,讓鱷魚迷幻成為多產的樂團,就連組團初期沒有觀眾的演出現場,都能成為即興的舞台,創作出描寫觀眾與演出者在音樂的部落裡高歌的〈Ants〉。「我們得失心不重,但野心很大」,這樣的心態使鱷魚迷幻能夠一直保持飽滿的能量,也在2017年貴人散步認識了玉成錄音室的Andy Baker,短短的一天內就完成MV和單曲。郁夫也透露未來將會發行個人專輯,雖仍會維持鱷魚迷幻Fuzz的基底,但會融合更多SwingJazz的元素。




快問快答

答題者:新道文宣(鼓手)

 

Q:能不能推薦60-90年代你最喜歡的樂團或專輯呢?

A:Aftermath(UK ver)- The Rolling Stones

 

Q:在音樂或生活上,什麼是你最大的堅持?

A:少年的心

 

Q:心目中最理想或嚮往的音樂時代是?

A:1966 LONDON

 

Q:玩音樂讓你得到什麼?

A:大宇宙的真理跟活著的意思

 

Q:時間上有衝突的時候,你怎麼分配音樂與生活?

A:制定計畫的時候,我很小心不要這樣

 

Q:請用一句座右銘,告訴我們你相信什麼。

A:Rock 'n' Roll

 

Q:最喜歡台北的哪一點?為什麼?

A:歐巴桑一直開玩笑






採訪|李嘉芳

撰文|許瀧尹

攝影|桑道仁、留榮鋒


原文出處:小白兔通訊第十一期《大亂鬥》